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

来源:云南地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只有实现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掌握理论双向良性互动,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才得以延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人民群众掌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只有实现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掌握理论双向良性互动,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才得以延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的过程。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伟大历史任务,随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更进一步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腾冲考察时指出:“我们现在就需要像艾思奇那样能够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讲好的人才。我们要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要大众化、通俗化。这就是艾思奇同志给我们的启示。”[1]这一重要论述,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站在新的起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明了方向,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转变为边疆人民群众的认知认同,对于增进云南边疆各族人民的政治认同,确保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抵御境外不良社会思潮,促进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进步,增强“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增进云南边疆各族人民的政治认同

增进云南边疆各族人民的政治认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任务。所谓政治认同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生活中,人们所产生的归属感,对政府、政党及其所宣传的思想观念的信任和信仰,是人们对于一定政治体系的运行模式和制度构建的普遍性认可与共识。[2](P101)具体而言,就是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认同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人民民主专政等。其中不断强化政治认同的重要性就是要求加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各地区、各阶层、各民族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强化广大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思想基础,这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基础。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又是现代、先进的思想文化传播不足、影响有限的地区。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地位不断巩固,与外界的交流不断增多,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迫切需要增进人民的政治认同。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让边疆人民群众理解、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这对于增进边疆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确保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抵御境外不良社会思潮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地理位置特殊,尤其是靠近缅甸地区,跨境民族迁徙,亦受其影响。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势力不断对云南边疆民族群众进行“分化”和“西化”,宣传国外的所谓政治信仰和自由思潮,企图通过搞乱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安定团结的局面,阻挠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3]。因此,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坚持做好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运用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并转化为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巨大力量,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P9),只有这样,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才能坚定云南边疆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

(三)促进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进步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源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否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即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适应经济基础。客观上讲,云南总体生产力水平相对全国其他地方还比较低,劳动者的素质不够高,生产效率相对低下,部分地区依然十分贫困,同时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不完善,增加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要从根本上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着力解决影响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才能持续维护边疆民族地区已有的社会稳定,将那些不稳定的社会环境化险为夷,以及化解那些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当然,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发展进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民族的力量汇集才能得以全面实施各项政策,也只有在思想上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才能坚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并实现民族关系和睦发展。要实现社会发展进步,必然要求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进一步推动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持续宣传普及,实现其大众化的目标。

文章来源:《云南地质》 网址: http://www.yndzzz.cn/qikandaodu/2021/0303/852.html



上一篇:近年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村规民约变迁研究
下一篇:云南汉族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及其攻击行为

云南地质投稿 | 云南地质编辑部| 云南地质版面费 | 云南地质论文发表 | 云南地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云南地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