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地质遗迹保护成

来源:云南地质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0月11日从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经过多年保护,药山保护区内植被恢复明显,高山古夷平面、第四纪冰川遗迹和峡谷相结合的特殊地貌结构得到保护,自然地质遗迹保护成效

10月11日从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经过多年保护,药山保护区内植被恢复明显,高山古夷平面、第四纪冰川遗迹和峡谷相结合的特殊地貌结构得到保护,自然地质遗迹保护成效显著。

药山风光。柴峻峰摄

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巧家县境内,辖区涉及9个乡(镇)34个行政村,保护区总面积公顷(亩),由县城东北的药山片区(占总面积的94.6%)和县城东南的杨家湾片区(占总面积的5.4%)组成。

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重点为以药山山顶平面为代表的古夷平面、第四纪冰川遗迹与金沙江深切峡谷的结合。这种结合是药山保护区自然地质遗迹的一大特点,峡谷与山原共存反映了云贵高原及青藏高原演化进程中新构造抬升、河谷深切、古夷平面解体等过程。药山保护区冰川遗迹面积大于中国西南面积最大的四川稻城的同期冰川遗迹,与之类似的冰川遗迹包括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的千湖山、尼汝浪博。药山是金沙江两岸植被保存较为完好、水平地带性植被尚存、植被垂直带谱基本完整的唯一一座山体,其植被是在中国东西气候类型相互作用影响下发育的独特类型。

药山风光。柴峻峰摄

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记录陆生脊椎动物30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4种。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5种,其中鸟类3种,为金雕、白肩雕、黑颈鹤,兽类2种为豹、林麝,其余29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药山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406种,其中属于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的保护植物有52种,隶属41属,26科;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药用植物属856种,主要有天麻、杜仲、贝母、大草乌、重楼、雪上一枝蒿等。

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峰轿顶山海拔4041.6米,是金沙江流域进入长江前的最高峰。最低海拔517米,高差达3524.6米,保护区内山体垂直高差大,立体气候十分明显。

药山风光。柴峻峰摄

保护区始建于1978年,经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荞山管护站,1984年4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7月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3月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成立,2008年3月正式挂牌办公。

药山风光。柴峻峰摄

近年来,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植被得以恢复,严重退化的土地又披上绿装,曾经干枯的龙潭又冒出了泉水,山体坍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已经明显减少;丰富的物种资源得到完整保存,物种多样性得以完整呈现,巧家五针松从发现之初的34株,发展到如今的5113株;反映山地气候的植被垂直带得到完整保护;保护区内高山古夷平面、第四纪冰川遗迹和峡谷相结合的特殊地貌结构得到了完整保护。(刘静涛)

来源:人民网

文章来源:《云南地质》 网址: http://www.yndzzz.cn/zonghexinwen/2021/1013/1839.html



上一篇:云南:“协商在基层”协助解决民生大小事
下一篇:云南建投混凝土(01847)位列2021年全球混凝土TOP30排

云南地质投稿 | 云南地质编辑部| 云南地质版面费 | 云南地质论文发表 | 云南地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云南地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